口述|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 Thrust connection exercise
古佳妮 2019.1.20
身边的朋友应该了解,用文字清晰转换我的逻辑应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我时常也把自己给坑了。早在一个月前,大概写了一篇关于三年里一直在探索的“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学术分享文字,那还应算在2018年末的事,目的在于用文字对这三年里实践探索的该运动练习进行梳理,并尝试对“它”进行阶段性的社会分享,为什么选择这个练习?原因也在于我认为它的特殊性,发现这项练习并非仅受益于职业舞者的能力储备,同时受益于非舞者的身心感知与对敏感度的递增。因此分享,望共同体会。
那么何为“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 ?简而言之,既是将身体建立在以杠杆原理与推力行为之上的一门身体和头脑并行的运动。这大概是在2015年初,我与搭档去尝试的一种以双人连接为主导方向的训练方式。当长篇大论落笔后,大量精心堆积的文字,最终压得身边朋友在阅读时透不过气。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自己太想阐述明了,让读者承受不起,忽略了越想讲明白就越容易产生误解这个道理。从乐观角度分析,该运动对练习者的各方面身体素质都提出了繁复的拷问,也对练习者自身综合能力的储备及意识调配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阐述明了,一篇咬文嚼字的论文被我上个月难产出来.身边朋友时常玩笑说“你是给自己报了个社会大学,读了个自制研究生?” 还有朋友调侃道“如果18岁的中学生能一目了然你的文章,那可能起到分享的意义”或许,笑笑罢了。但我知道从文章的阅读性来讲,恐怕只有几个有强迫症的朋友能赏我的脸了。就这样文章被搁置了一个月,从修改角度来讲,没太大空间,原因在于我这太苛求的性格让文字变得极其干涩。一直琢磨着如何可以将深藏在这个练习理性规则中的体悟与功能需求,深入浅出的分享。让身体与意识在练习中能够有效的进行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可能体会到规则之外的奥秘与喜悦。这也可能是我分享的理想。口述 “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的来源,便是如此。当然,对肢体运动不太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不继续阅读下去,内容不多不少,或许枯燥。
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则
该练习以提取“杠·推力”单一力量元素为支撑,通过在支点传递所产生的移动中,平衡与保持对支点建立所带来的支撑关系,它将因其产生出不可预设的运动轨迹与自然形态,以及在过程中检测人的身心是否处于当下统一状态。从字面上理解,“杠”为内力,“推”为外力,而杠和推在个体中是并存的,由内向外驱使。在两人间的关系保持中,杠与推也是并存的,非纯粹的主动与被动,关系交替互换。在把控自身力量与给予他人力量的同时,平衡与他人在同时运动中的关系构建。通过规则的深度限制, 在练习进行时,可对自身的内在秩序进行觉察,运用给力与借力的方式,产生出深层的对抗与相融的视觉形态。
若说它是一门技术,不如说这门双人连接训练是练习“如何给予”,如何察觉身体和⼼理在当下的状态是否统一。
通常情况下,双人接触即兴运动因人的机动灵活和方式各异,使怎样的发生都可以轻易进行,却也容易因各自的主观想象无法构建。人会变,“力”是无形却始终存在。基于此,从2015年至今,我和几个相对固定的试验者搭档(李楠 王宣淇 雷琰 余国军 唐辰等),在先后不同的阶段时期里,运用大量的时间,通过对此练习进行探索。当然,我们的缘分也大多来自于作品创作的相遇。通常在排练前的训练中,会涉及于此。观察自身根深蒂固的习性与因限制带来的拷问 “如何对身体进行自由的调配?如何让头脑在运动中保持清醒状态?合理调配自身,来建立双人的持续连接运动。”
它避免不了倾听,更免不了瞬间的决定。在规则的绝对性与力量嫁接后所产生的便是对“意识”与“信任”的考验。探索它的起初缘由,也因近几年来一直琢磨着怎样的连接运动可以不存在以“你掰我 我抱你” 或是 “A运动时B做托举”等一系列固定模式。因此,在2015年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取自行为产生的“推力”,设立规则并进行练习。为的是双方因推力行为可保持连接,又因推力行为保持各自独立的运动,而这种以“推”行为产生的主动式连接运动方式,对接下来的每一刻都进行了拷问,那么“推” - 也正是我所提到的“给予”。因为稍有不慎或是推力不当就真把对方推走了。其次的可能,便是在已形成推力连接后,时常出现的依赖心理,使推力变为收力,力量顺势减轻而失效连接,甚至会出现跌倒在地等现象,而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可见力量与信任之间有着互补与推动的作用关系,在双人的连接中处处是末梢,也处处是根基,因为轴心永远在变动,变幻如水,稳如磐石。两者的连接就如齿轮运转,以贴合为基础,带出怎样的轨迹与能量,都离不开两者间饱和支点的接触。饱和感的建立,也会让看似物化的身体成为持续运行下去的机由,也是信任的唯一来源。可见这份信任来自于自我储备与分享的能力。在练习中如果对杠杆原理意识较弱,身体的能量与饱和感,随即消弱,使得对方难以感知与听从,信任便随之疏远。能见该练习除了对身体局部意识的支配能力有要求外,思维的应变能力在该练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何不因客观变化影响,而回收力量给予,也是通过该练习需要去自我精进的地方。平静的应变对环环相扣的问题能起到有效回应。这份平静,来自对信任感的步步搭建。当然,探索相对深入者,便能在这种动态持续中感受到头脑的平静如冥想般。
这项练习在几年里越发深入的探究和大量影像素材的记录下,显现了关于身体的“时间周期表”以及内部的“迁徙”过程, 由此出现了三年后的【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练习,相对限制的规则设定是为了双方可以良好的持续建立,在深度限制中感受到自由。让持有中立态度的“身体”作为沟通载体的桥梁,让时不时在“磨擦”交流中的人们,能够更好的懂得如何倾听。这个练习在试图分享中不断深化,从身体层面,带入到心理层面,再从心理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一个思维发散性练习在身体力学的绝对规则下,对人的身与心都提出了拷问,也让身体与心理运动之间的协调关系构成相互转换的能量与动力,同时,当人在自身与他者的构建关系中反观自身时,会在不同时期里认识与感受到微小的空间层面所带来的观与悟。
那么如何在微小支点的建立下产生身体的持续连接,如何在训练身体的同时增强心智的历练,我们通过每一天的观察去感受不同层面的限制与解锁,就如打开一扇扇被锁住的门。这解锁的过程,也正如身心感官能力在通向更佳敏锐的路上。
从力量上讲,在推力过程中,外力的左右下,需要逐步构建与平衡因重心倾倒所需建立的身体杠杆意识(这当然也需要建立在对局部关节的了解上)。通过对该意识的建立,可以很好的保护在支点建立下的独立运动层面,平衡与他人在运动中的空间关系。在面临失控的困境时,也可被自身建立起来的饱和推力感,合理转化。可见我们需要对骨骼杠杆意识的构建与自身韧带牵拉的调配意识所增强,因为它能直接影响到产生推力时的分寸把控,促使杠与推在行为与运动的先后过程中,产生出相互运转的循环关系。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支点在相应局部关节产生推力时,椎体意识越向两极方向,骨骼牵拉越走向饱和,杠力越劲道,两者粘合的碾压力量越深层,持续的可能性就变得多样化。通过对自身杠力意识的调配,来建立与他人以“ 推 ”行为所产生的力量,使推力在分寸构建中透出深层的韧劲,并带出视觉上的流动形态。
稍加两个细节提示:
1 当与他者建立推力,产生出碾压力量时,力量碾压越深,身体因力量产生的空间轨迹越大。相反之,双方碾压力量越小,双方建立的信任感因力量的缺失而相应减小,以至于运行轨迹空间变小。
2 与他者在支点建立时,支点面积越大,双方的阻力限制越大,自由运动轨迹越小。支点面积越小,运动轨迹越丰富。
在对以上力量共性规律的察觉中,不得不引起关注的,则是对相邻关节的支配意识与辅助功能的运用了解。这里需要提示的是,该练习规则简单,需注意的细节繁琐,在练习之前如建立太多附加提示,也易造成理论知识捆绑实际当下。因时间的滚动,来参透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是一条必经之路,所谓没有短时间里的面面俱到。而练习中,时常因人为产生的个别现象,带出多样而具体化等问题。我建议在实践中去觉察与应对,会比较灵活与有针对性的体会,防止模式化与固有思维的限制。以下大体摘几方面浅说分享,也是经验中认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尾椎意识
在身体杠杆意识建立中。尾椎部分的意识尤为关键,它处于人体的中轴位置,与上下盘连接最近,十字交叉在人体的纵向核心。当双方支点力量通常嫁接在以单方腰椎以上时,尾椎形态通常建立在包裹或展开意识之上,它可以与横向为核心的髋关节在相互牵拉的作用下,带来身体的内在平衡,建立起核心意识作用。
髋关节的核心力量
提到尾椎摆放,便可以直接展开对相邻髋关节的了解。它通常与尾椎形成纵横相交的协作关系,应是最亲近的朋友,也是杠杆意识建立的核心始发点。对它合理的运用,通常可以在运动构建中,感受到空间与能量上的释放与扩展。它牵动着身体的水平中轴支撑与倾倒,同时也是多种步法产生的导航。该关节看似功能强大,其内核也在于对关节周边韧带结构的敏感意识。它能驱动由大腿根部一直延伸到足部末梢的位置。对髋部松与紧的调配,直接影响上下半身间的协调。它从某方面来说牵系着两者间的平衡。也是身体延时牵拉或重心迅速转移的核心带动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功能性极其重要,运用也容易出现极端现象,比如因过份对此建立松弛意识,会造成韧带过度松懈带来的人体水平线严重失调,身体受到不必要的挤压与伤害。在此也提醒,在练习前期,多进行对该部位的辅助训练是必不可少。能将此部位在任何动态状况下调节至松紧兼备,那便是在动态中感受到平衡自由的好去处。
四肢躯干对空间的影响
强调完核心,该轮到牵拉核心的四肢躯干,我认为它如划船时的桨。去到哪里,都归属于它的功劳。我们稍加分解,从下往上,这里省去对每个细微关节的功能阐述,想必大家百度百科也能了解。我把下肢的运用分为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同步运作,甚至不可缺少髋关节的配合。这里不得不提到膝关节的上下屈伸意识与髋关节的横向延展,在共同的运作下,时不时会带出一些移动的可能性。我时常在与舞者的练习中提示到它的功能如收缩衣架一般,具有着整体性与扩张性。这里我着重提一下在该练习时,下盘常出现的单腿运动与双腿站立等常见形态。
当双脚站立至地面时,常规的屈伸意识可建立在以身体纵向轨迹行进为基准,以地平面为水平根据,膝和踝的同步运作可以使身体空间得到整体张弛,空间相应大小,由膝盖内侧夹角度数决定。(注:膝盖与脚踝在屈伸时勿内夹与外扩,避免带来伤痛) 当单腿重心站立时,人体的轴点因杠力意识倾倒产生了空间变化,那么对重心出离后的垂直意识需顺角度变化而增强。可以根据身体在倾斜的状态下,以身体创造出的空间夹角来感受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膝与踝关节的同步屈伸运作,空间便自然得到释放。(注:切记膝与踝关节不要在交错时间做横向扭转.强行扭转会导致身体因重量得不到均等分配而负载过重,造成对膝盖周围组织结构的伤害)
膝与踝关节,连同髋关节在内的部位,在某一时刻的同步屈伸就如雨伞被撑开又合上的原理。如练习者掌握得当,该练习也更容易往深处持续进行。由于下肢长时间起到地基支撑作用,如没有相应的协作意识与合理方法,相信对练习也会是一头雾水,不得解惑,气息自然不会因力量的均匀分布而贯通。
上肢躯干同样如此,如果说下肢更多时间在与地心引力抗衡,支撑着整个身体。那么上肢躯干多数是在与对方力量进行抗衡交流,抗衡的目的也是为平衡连接,既抗力相融。从肩胛、肩周,大臂、手肘,再到小臂组建的上肢躯干,同样在运用上有着雨伞开合的原理。在与他者身体建立支点时,推力的分寸与手臂呈现的角度,也会直接影响与他者的空间关系。就如房间窗户的开合度数与朝向,直接影响着屋内的空气是否循环通畅。必须一提的是,因手臂线条自然垂直,练习者时常在运用时,忽略与对方进行支点传递,连接变为大跃进式的处理,因此中断连接的可持续性也是必然,能量便瞬间流失。在这里极需要小心推力的位置与粘合的感受。
手的运用与稍劲的存在
这里将手部单独摘除,从实际功能上讲,是因它的使用频率极高,且运用细腻。时常在围绕手部连接时,因其运用便捷,使形态与步法能快速形成,也时常出现较强的身体惯性,导致人体失重的可能,相应的便带来手部承接与运转轨迹转化的思考。这里的承重不指托举,而是在推力支点建立下,顺应各自的运动轨迹,由单方失重与双方末梢相会带来的承接转移行为。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刚才所铺垫的髋,膝,踝,这三大关节的功能支撑下。手的着力运用也将根据对方的身体形态与路线轨迹所决定,(这里涉及到手掌,手指及韧带与面等知识,由于太过细节,请百度百科)在运用它们时,如何根据对方的轨迹保持力量不增不减,则需具体思考,相对细化的承接与支配,才可引刃而解双方在面临重量时的境况,并被合理转化。这里需提及一个现象,多数的中国现代舞者,对手及手臂的运用意识极弱,或许可以从文化教育的视角来解释潜藏在表层下的性格特征吧。这里我特别想介绍下面的这段内容,它基于对手和脚的运用,也在此之上,对这个训练的探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对它的意识来自于小时候学习的芭蕾,也来自近几年对武术的兴趣。
梢劲(末梢带领的延伸意识,产生杠杆力的基本要素)
这里指到的梢劲正是太极推手里出现的意思。对“梢劲”,太极拳理中本有多种表述,如“发于腰腿形于指”,“指”即是稍。这里借鉴“形于指”一词,另一种表述是“力达四梢”。四梢指两手足之指,分开来说,有二十个点。但练习同时也感受到另外两个梢,一是顶梢,即百会; 一是末梢,即尾椎,即“提肛沉气”。巧用这十二个梢,便可在训练有素的肢体躯干中,上升到神态与气力,也能加强杠杆的作用。所以中国武术的拳书里说道,“以意领指,以指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在我们的练习中做到接触点的不顶不丢,不加力,也不减力,保持动态平衡。这样,使之成为杠杆的支点,把力用到梢头上去。值得一提的是,因杠杆的作用,某些时候也能成倍使对方给予的的力为已所用,原理共勉。
重心转移与步法产生
提到重心转移,不得不想到脚的移动,因此我把之前该提到的足部,归类到此。足部,属于底盘末梢,也是该练习与地面接触最多的身体部分,它是整体的根基。是直接产生步法与移动的载体。由于关节的微小引起对运用的微妙,任何一处的运动都将很快的过度到相邻的关节部位,从脚跟到跟腱、脚掌(外侧与内侧)再到脚指,稍加对某部位意识的用力,则产生出微妙的重心转移。在细致转移的过程中,感受足底与地面的碾压关系,也是支撑杠杆原理的动力。感受因微妙转移的轨迹带来的重心偏离与引力的牵拉。
那么把重心转换放在倒数位置来讲。也因它属于对关节综合支配的核心行为,也是产生更多空间可能性的核心起点,练习里所有的移动,都来自于对重心的倾听与分配,双腿站立时的重心偏移与单腿重心迈移时的重心承接,也都归功于对髋关节与膝踝意识的同步支配,产生出重心移动。在微小的支点建立中,杠杆原理形成的同时,时常出现人体失重的可能,那么单腿重心的转换也是在失重时被独立解救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看出选择单腿重心承接,由被动产生的主动回应,是该练习的有效转折,并能以“成全”为目的,接受与转换当下的发生,把持外在空间的移动与内在的平衡。那么,如何在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重心的调配转移。可能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倾听,对时间,空间上的,包括自身与他者的,力道的轻重去向与自身内在的松与紧,由长期的练习带来在感知能力上的增强,理论细说不太奏效,需多加实践练习。
杠·推力双人连接练习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物体间的固化运动,双人间所有的运转都来自于人的听与从。规则的限制是为了避免个体在运动中,产生多余的主观想象所带来的虚无反应。因倾听带来对当下的迎接,便是调控自身关节运用的初始动力,对韧带松紧的调配都是为了与对方有着良好的沟通,平衡自身与对方的内在空间,回应当下。
对于步法,离不开以上对髋,膝,踝,足的关节支配,这里可被提到一个共性可能。髋,膝,踝关节周边的三个夹角空间相应缩小,身体形态多半处于收缩至蹲姿或跪姿状态。相反之,三个夹角空间角度同时扩张,相应产生的步法空间将会增强,桩体或马步等常规步法就会时常出现。因范例多重而具体,也因推力带来的步法复合多样化,需在实践中详细阐释,就不一一文字举例。需要注意的是步法的大小决定着身体空间创造的大小,重心转换的速度影响着双方连接时的移动速度。当听从推力时,迅速做出判断和身体的回应是该练习极其重要的拷问。脚下的步法和髋关节的支配在相互的协作下,建立了失重与拾重的物理原理与视觉形态。在构建出身体几何与推力的作用下,来支撑与稳固身体的整体平衡。所以步法的产生需坚实而不乏灵活。当双脚垂直站立时,身体也在地心引力的对抗牵引下,由手部的推力带出细微的重心转移,时常出现仅是行走的简单行为,同时可感受由脚跟到脚尖的微小重心传递。以此可类推,练习对步法的要求严谨,但不拘于形式。
呼吸与心理
该练习通过环环相扣的形态持续进行。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通常可以以双人搭建为基础,单次持续运动至十分钟以上。那么,肢体运动的持久运行对练习者的心态与耐力都造成了极度的考验。身体内在的循环在一呼一吸间, 因时刻相伴,多数时候变得难以察觉。身体也容易随练习产生的惯性,让节奏变得越发紧凑至来不及喘息,使得身体僵化与上下半身严重脱轨,身体行为便无序产生,从中导致心理的焦虑感渐起至构建崩塌。
那么身体的松与紧也在于每一个路线产生的同时,把呼与吸镶嵌在其中。这个部分之所以被放在最后写道,也是我认为的重中之中,同时是建立所有行为的基础来源。气息的合理分配促使在运动中的身体与大脑得到循环疏通,精神也在劲道的力量分配中,得到舒缓,能量得以聚集和储备。通常在听对方的同时反观自身的呼吸,观察它的轻重缓急,和路线轨迹中产生的时间交错与和谐统一。在练习的长时间过程中,感受吸与呼在顺应动作时间的变化中越发深长,身体的流动与平静的呼吸便自然一体,转化为能量的源泉。可见,对关节的支配便是精度敏感下的行为,一切都是自然的来去,也因呼吸时的层次递进,转瞬即逝。
多数时候,因我们身体和心理对记忆的存档,阻碍了对当下的实时应对,机械化的固有模式与当下发生,产生着矛盾。而力的运行推动则消除了固化的身体语言。当自我不再占据中心时,新的可能便会在空间里产生,对身份的模糊化消除了边界与定义,通过时刻的更新,带来新鲜的景观。因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涌现了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由此产生的心理和形态轨迹也千变万化,这项练习试图通过限制的规则去探索无限的心理领域,并回归到根本。
几年的试验,从规则建立后的难以持续,到单次连接运动持续至半小时,这个变化另我感知到“它”所带来的身心受益并不是提高身体运动技术那么单一…。因此,决定从2018年初,阶段性的开展了几期工作坊,不同程度的将此内容分享给不同行业人群。收到的回馈,也正如我分享的初衷…它给身体与思维的启发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就如这个宇宙所有的运行都有它的自然轨迹,一切的显形都离不开如量子原理的和合。里面产生了没有强制性的运动,也同时体现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运动规律。我运用它去内观,同时也在面临修身与修心。舞蹈,有多重方式,这个探索也仅是我的兴趣之一,不囊括对其它运动方式的解读,我的口头分享就进行到此,仅供探讨与辅助练习,望大家能够愉悦其中。
来自不同阶段练习参与者的体会与感受
李楠 独立舞者
杠推力简而言之,有些像个孵化训练,孵化什么呢? 心的松弛,像弹筋一样,可以松紧兼备。
杠杆力的基础是力的平衡,但一开始尝试做这方面的身体训练和探索时,发现自己非常紧张而且不自知,一次次和对方舞者练习时,不能找到力的平衡点。那么对于这样的练习来说,那个基点就没建立起来,所以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适应身体的不适。而当杠杆力的另一方不是人而是换成把杆、灯柱,或其它固定在一处的物体时,好像就可以很放心的去发力,让那个固定体去承接。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死’的,不会动,所以觉得它安全,心就松弛了。而人是活的,会不停的变化,也是软的,你倒下去,对方是否能承接得住?借由对方的力是否就能完成即将发生的动作?许多的"是否"和怀疑贯穿在那时的即兴练习中。
如果心里带着怀疑和诸多的不确定,对未知力量产生恐惧,在练习时,没法倾听对方,感受客观的力量,而是自己瞎使劲儿,不管对方的力,那么这个互动就是无效的,没有发生借力使力力量平衡。而在杠杆力的练习中,若没有这个基点,是相当危险的。也就是说最安全且最有效的杠杆,就是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彻底的相信他。心必须是松弛的,才能更客观的将力量给出和承接,去面对每一刻相互力量的变化和转换,而相应给出应对。这纯粹是个互动的游戏,绝不是自己和自己玩,只有力的平衡,才有可能去搭建和成全彼此。有效的力量循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多空间的呈现,心里松弛,充分信任,才可能在未知发生中找到快乐和美感。
雷琰 独立舞者及编舞
2014年年底佳妮从准备《插销》前的排练开始尝试双人杠力的练习,为新作品寻找身体语言。经过三年,《插销》的排练到复排,到她正在进行中的新作品的排练。双人杠力接触即兴成为一种主要的成熟的训练方法,也是结合她自己自身身体特点延展开的一种独特身体语言方式。
在和佳妮的工作中,对我而言,这种方式接近于接触性即兴又不同于接触性即兴。接近的地方在于同接触即兴一样,需要人时刻听从于当下,不预设自己的身体。而这种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所设定的限制与用力方式完全不同于常规接触即兴,参与者需要时刻与对方保持非用力的对抗方式,保持空间感,在交付于对方信任同时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这份独立性可以开拓参与者强大的自我身体认知,对身体末梢细小关节,都能具有敏感的当下反应,也同时需要参与者基础的重心转换意识,在每次双人重量转换的过程中如何借助自己的身体重心去解救每一个当下。
如果身体的存在不只为唯美而表达,佳妮所探索的这种方式为她的表达铺垫了基础的身体语言,在身体的发生与未发生之间寻找到一个广阔的抽象空间。
余国军 独立舞者
杠力练习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两个球体在接触后的公转和自转,也像两个齿轮的滚动,是接触即兴但又有所不同,在排古佳妮作品的这段时间里,我个人觉得它是建立在接触即兴基础上的一种限制,限制这个力源源不断,而且两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运动轨迹,这个运动的轨迹还不是自己想像和随意走动的,它是需要听对方身体给出力的信号而发生,就好像两个人在打太极拳,两个人在跳探戈……还是挺难的,不单是给予对方的杠力,自身也是需要有杠力,不然那种球体和齿轮的滚动关系很难建立起来,且每个举手投足都需要有它功能性所在,每个轻微的挪动重心的转换都会给对方带来身体运动和空间上的变化,两个人相互牵制,相互给予,相互聆听,相互放下。所以它也是一种考验,做这个练习很能检验一个人的性格,需要放掉很多常规训练给身上留下的那些惯性的东西,得需要很理性的感受当下的发生。
王宣淇 独立舞者
在持续的两年多里,对我来说这贴切于“观”的过程。可能因为观念的出发点,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我似乎永远是一个反面教材的演习者,时常把所有的不适走了个遍才能找到一个合宜的方式。这带来的两面,一个是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和经历了很多的烦恼;另一方面,也因这些曲折看到了同一事物带来的不同层面和由来,理解了其中的来之不易。
这期间,除了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更多时候是观察到心念的转变。作为舞台的呈现者,完成时的心态促使我去面对和理解一些事物。在练习初期,惯用的身体模式和评判动作水平的高低成为了我理解身体的出发点,我常在即兴前就进行预想,练习中想着法的把动势引到预想好的动作上,安好了就高兴畅通,安不好便闷闷不快,并琢磨着下次怎样的时机才能让“安装”顺利进行,但多数时候事与愿违,出于这种念头,很长时间都处于极度困顿中。因为没有了出口,便想到训练中反复强调的倾听。我“垂目凝神”,自以为是。这里要说的是,很多人在做这项练习的开始,往往更容易去“倾听”,但这种听大多时候都是单维的, 过多附着于对方,缺乏对自我身体的独立支配,建立很难持续。同时,在非主观的意愿下给对方造成了重量上的压迫,因为自身失去平衡,而带来“虽然给出了承接的讯号而实质无法承担重量”的结果。因主观想法的左右,过程中不是急于时间,就是滞后于时间,在不遵循客观的运行下,使人总是处于补救的状态,而没有真的在进行时中。意识到这点后发觉,原来我对身体“正”的意识都是有偏颇的。之后便开始调整日常形态,着重于“改斜归正”。历经种种,逐渐正视到,这不完全是关于身体的练习,行动因心念而生,身体只是显像.联想到日常生活,与自己和他人的相处,不无与练习中有千丝关联,这项练习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抗衡,身体的练习更像是对心的观测,练习只是通道,在这之中不断与自我较量、提问及和解,感知路途本无“捷径”。
这个过程怎么说呢,就像建了一栋楼,进去时总感觉哪里奇怪但又说不上来,然后发现装修有问题,不对,是钢筋水泥的问题,追根刨地,是地基就不够牢固,拆了重建。最后恍然,原来根本就不需要这栋楼,种棵树吧,慢慢生长。
十口工作组对【杠·推力双人连接运动】的探索还在继续
感谢曾经参与练习的每一位
包括工作坊体会的参与者
本篇口述文字纯属学术分享
不供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