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 常晓 心安
PHOTOGRAPHER CHANG XIAO,XIN AN
2023.7.20-23 10:00-20:00 北京BEIJING
关于课程 ABOUT THE COURSE
-
语言 身体 空间
这一次,让我们重新思考语言与行动的关系,探寻语言如何塑造思维,进而影响我们的行动,尝试在表演中体会和处理语言-身体的关系。工作坊将依托米歇尔·德·赛托关于“空间叙述”的概念,通过戏剧游戏唤起身体对空间的记忆,在此过程中创造新的情境、建立新的关系。此外,参与者还将学习到如何通过有效的采访,从外部获取创作材料并转化为空间中一段连续的行动。
-
环境的私人化及其重要性
李剑鸿的音乐以吉他即兴演奏为主,风格游走于即兴、噪音、迷幻音乐之间。2008年开始以“环境即兴”为名在环境与演奏的相互关系中开拓创作方向。目前他就生活在辛庄村附近,这次“交叉计划”发生的地方。他于去年推出的环境即兴作品“院子里的回授”,正是他在此地日常生活的记录。环境即兴中对于环境的选择,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什么,“与生活中的一切环境即兴”跟“环境即兴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跟自己即兴”之间的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一切都在及时的发生,成为分享和共同感知的可能。
-
内向的旅行
身体试图穿越意识的疆域,对于想象力的操作和肢体的呈现共同协作,互相渗透和激发。为此,不断揣摩自己“意念”的形象和质感,并将这些体会以动作的媒介表现出来。我们会臆想出空间中并不存在的诸多外力,借这些力有规律地舞动身体,像是旅行中的我们碰见了彼此一样。
-
摄影的语言
相机看到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它记录下眼前的场景,没有强调,没有忽视。需要我们告诉相机看向哪里,又发现它在提醒我们,重新观看和了解已被熟悉的世界,将眼睛错过的瞬间与可能指给我们。
-
身体 物件 知觉
如果把物件比作人的思想衍生,物在人的需求下不断延展,人也在不断对物欲的追求中进行创造,发现,置换,甚至被物化…古佳妮带着这样的观察去探索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与空间,这不单涉及个人欲望层面,也关联社会生产与个体间的关系结构层面,带着这些观察与兴趣,古将身体与物件作为长期以来的探索对象,并进行创作。以结构与解构的方式去关注身体,身份与物形成的“场”与关系的“转化”,对个体记忆与当下处境的连接,或是梦的再现。本次工作坊,古佳妮将以身体·物件作为材料,带着“构建”的方向去激发参与者的能动性与对周遭的感知,从而看待环境与自身。
-
这不是一场讲座
“首先,这不是一场讲座。讲座是单向度的,是从一个中心向外输出。这不符合我的未来美学。因为我的未来美学七个斜面中,第一个就是弥漫。弥漫是非中心的。我更愿意说这是一场分享。它不是纵向的,而是横向的,是群体中个体的自由碰撞和共享。你给一个没有食欲的人做美食势必徒劳无功,所以大家对什么感兴趣才是第一位的。我的工作是做雕塑艺术批评和策展,所以我们分享的方向有可能是关于现代舞与现代艺术,关于身体和材料,关于雕塑和装置,关于行为、观念和游戏,关于未来美学,关于科技与艺术,关于新解放叙事,或者关于任何大家有兴趣的事物。总之,我希望它是自下而上的,可能性优先和完全开放的。”